天书秘笈《推背图》之五:社会大动荡
2018-07-17 07:34:34
  • 0
  • 0
  • 0
  • 0

中华预言奇书《推背图》第五篇,预言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中华古代历法采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排列组合地纪年符号“戊辰”,与中华文化之根《易经》六十四卦中的“观”卦,是《推背图》第五象的标题。

戊为十天干之一。戊,茂也,象征大自然中草木生物茂盛之状。辰为十二地支之一。辰,震也,寓意夏季来临后,自然界草本生物因电闪雷鸣声音震动暴风雨水浇灌炎热阳光照射而快速生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之意。“戊辰”,寓意大唐王朝走过一百多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盛世历程后,遭遇了社会大动荡——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转折时点,从此,大唐社会由安定富庶的盛世走向持续战乱动荡不安国家日益衰败民不聊生的乱世。

大唐王朝玄宗皇帝李隆基在位长达四十余年,是大唐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年轻时的李隆基是一位精明强干勤奋有为的君主,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起用一代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锐意革新,革除帝国吏治弊病,打击官场腐败,帝国政治呈现出清明廉洁官员奉公守法的良好局面。期间,大唐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众安居乐业,进入“开元盛世”鼎盛时期,大唐王朝综合国力达到历史巅峰,是中古时期地球东方世界中首屈一指的强国。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大唐皇帝李隆基进入晚年后,由于在位时间太久,对每日要处理繁重的国家事务开始感到厌倦,转向了人生享乐,沉醉于歌舞酒色之中,宠爱贵妃杨玉环,过着奢靡生活,将大部分国家政务都交给朝廷大臣处理。此时大唐王朝的宰相,是成语典故“口蜜腹剑”中的主人公李林甫。李林甫是一个口是心非阴险毒辣的官僚,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获得皇帝李隆基的完全信任,担任大唐王朝宰相一职长达19年。李林甫任职大唐宰相期间,嫉贤妒能,罢免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官员,任用才华平庸无能奸佞的官员,大唐王朝官场上开始变得污浊不堪,邪气压倒了正气。李林甫去世后,皇帝李隆基任命外戚杨国忠担任帝国宰相,埋下了导致日后社会大动乱的祸根。

杨国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官场混混,无德无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杨国忠凭借与皇帝李隆基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的亲族关系,机缘巧合时来运转,当上了大唐王朝的宰相,执掌帝国朝政大权。杨国忠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担任宰相后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大肆破坏帝国法律制度,把帝国朝政搞得一团糟。杨国忠又是一个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财迷之徒,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公权力卖官鬻爵,中饱私囊,疯狂敛财。上行下效。大唐王朝官场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极大地败坏了政治生态。

不久,大唐帝国封疆大吏——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之间产生了矛盾,双方发生了严重冲突。游牧族胡人出身骁勇善战依靠战功升迁的地方军政首脑安禄山,手握重兵,瞧不起无德无能的宰相杨国忠,拒绝向他行贿送礼,并当面表示出对他的蔑视,对他无礼。受到侮辱的杨国忠被激怒,多次向皇帝李隆基诬告安禄山蓄意谋反。此时的安禄山,并没有谋反的动机和迹象。杨国忠纯粹是无中生有,一派胡言。

公元755年,仇恨安禄山的宰相杨国忠,不顾后果,采用“逼迫安禄山造反”的下流卑鄙手段,派遣大唐中央政府直属的警卫部队包围了安禄山设在京城长安的办事处,将安禄山派驻首都长安城办事处的数十名官员全部逮捕杀死。军队统帅安禄山被杨国忠滥杀无辜的行为所激怒,知道宰相杨国忠与自己势不两立,是你死我活难以调和的矛盾。安禄山曾经多次到首都长安城晋谒皇帝李隆基,对杨国忠担任帝国宰相后任用的朝廷大臣颟顸无能官场腐败猖獗京城长安防卫松懈的情形了如指掌。杨国忠任意胡为令人发指的暴行,逼迫军阀安禄山冒险发动了武装叛乱。

安禄山以“诛杀皇帝身边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起兵,进军首都长安城。安禄山叛军一路破关斩将,很快攻陷了守卫首都长安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关隘——潼关,京城长安门户大开,无险可守。首都长安城危在旦夕。年老皇帝李隆基惊慌失措,带领贵妃杨玉环宰相杨国忠等少数嫔妃和亲信大臣从长安城中仓皇出逃。当李隆基一行人逃亡至距离长安城六十公里处的马嵬坡地方时,负责护卫皇帝安全的禁卫军将士发动了兵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及其家人,并且逼迫皇帝李隆基处死其宠爱的贵妃杨玉环。杨玉环自尽身亡。

“观”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象征“观仰”之式。此卦上卦巽为风,下卦坤为地,风行地上,普遍吹拂万物,有周观之象。观卦二阳在上,四阴在下。二阳居尊位,为四阴所瞻仰,故名为观。《周易正义》:“观者,王者道德之美而可观者也。”《周易本义》:“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者也。”

《推背图》第五篇,采用“观”卦为标识,上卦巽为风,下卦坤为地,风行天下,寓意军阀安禄山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像龙卷飓风一样席卷大唐王朝社会,对大唐社会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破坏力,从此,大唐王朝由强盛走向了衰败。二阳居尊位,寓意高居庙堂之上享有尊贵地位的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四阴在下,寓意军阀安禄山率领的众多叛军。

大唐王朝如同一个人的生命,走过一百多年历程后,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开始步入老年时代,罹患多种疾病,健康状况恶化,病情日趋加重。此时,大唐社会爆发了安史大动乱,大唐王朝进入持续衰败阶段,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的深渊。安史之乱一共持续了九年。大唐帝国政府为了平息叛乱,饮鸩止渴,请求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族回纥汗国军队出兵协助平息叛乱,条件是回纥军队收复中原地区城镇都市后可以让将士们任意抢掠财物发财致富。贪财的回纥国王同意派兵协助大唐王朝平叛。从此,灭顶之灾降临到中原地区无辜民众的身上。

自古繁华的古都洛阳城两次遭遇回纥军队将士的洗劫。当大批妇女儿童在洛阳圣山寺和白马寺中躲避战乱时,回纥军队士兵放火焚烧了这两座世界闻名的大寺院,在寺院中避难的一万多人全部被活活烧死,景象惨不忍睹。圣山寺和白马寺的大火数月不熄。战乱之后,繁华富庶人口稠密的洛阳古城变成了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城,破败不堪。内地中原地区类似洛阳古城遭遇回纥军队将士洗劫的城市还有数十座。北方地区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平民百姓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穷困潦倒;许多人贫穷没有衣服穿,就用纸张糊成衣服穿在身上,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难以言表。

《推背图》第四篇图画,是由一副马鞍、一套史书和一具女尸构成。画中的“马鞍”,暗喻叛军首领安禄山。汉字“安”与“鞍”谐音。作者借用“马鞍”一物,隐喻历史人物安禄山。画中的“史书”,暗喻叛军另一名首领史思明。史思明是叛军头领安禄山属下的大将军,在安禄山暴亡后担任叛军头领,继续领军叛乱,危害国家安宁。汉语“史书”一词中的“史”字,与姓氏“史”为同一字。作者借用“史书”一物,隐喻叛军头目史思明。画面中躺在地上的“女尸”,隐喻在马嵬坡兵变中被逼迫自杀的贵妃杨玉环。

《推背图》第四篇谶语:“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箫方见日,更无一吏赖平安。”

谶语“杨花飞”中的“杨花”,暗喻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贵妃杨玉环。古代人们形容女子美貌时,常常会用娇艳的鲜花比喻女人的美丽。“飞”,暗喻人的死亡。“杨花飞”,隐喻贵妃杨玉环在马嵬坡兵变中自杀身亡。

谶语“蜀道难”中的“蜀”,是四川省的简称,代指四川;“蜀道”,是指古代人们从陕西关中地区进入四川时必走的一条栈道。栈道沿着陡峭的山崖开凿,蜿蜒狭窄,行走耗时费力。在古代,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流传于世。“蜀道难”,本义上是指人们从陕西进入四川行走栈道时的艰难不易,此处隐喻叛军兵临首都长安城下,唐玄宗李隆基带领少数嫔妃大臣仓皇出逃,逃往四川;李隆基等人在逃往四川途中,行至马嵬坡一地时遭遇兵变之难,宰相杨国忠贵妃杨玉环等多人被杀。

谶语“截断竹箫方见日”中的“截断竹箫”四字是一句中文汉字谜语,依照汉字拆字法解析,将带竹字的“箫”去掉上面的“竹”字头后,谜底即为汉字“肃”,此处隐喻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子,安史之乱爆发时的身份是皇太子(皇储)。当安禄山叛军兵临首都长安城下时,皇太子李亨跟随父皇李隆基一同逃往四川。逃亡途中,李亨秘密策划了马嵬坡禁卫军兵变事件,将宰相杨国忠贵妃杨玉环等人杀掉后,李亨离开了逃亡队伍,独自带领属下亲信人员来到西北地区灵武郡(今日宁夏永宁西南),举行登基称帝即位仪式,遥尊逃到四川成都避难的父皇李隆基为太上皇,是为唐肃宗。

“方见日”,暗喻李亨在西北宁夏灵武郡登基称帝后,在朝廷大臣们协助下,联络北方草原地区回纥汗国能征惯战的军队协助大唐帝国平叛。同时,李亨任命智勇双全的朔方军统帅郭子仪为唐军大元帅,指挥唐军平叛。两年后,唐军统帅郭子仪指挥的军队和回纥军队联合作战,打败了安禄山叛军,收复了大唐帝国首都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唐肃宗李亨返回首都长安城。

谶语“更无一吏赖平安”中的“无一吏”三字是一句中文汉字谜语,按照汉字拆字法解析,“吏”字去掉一横后,谜底即为汉字“史”,此处专指叛军头领史思明。“更无一吏赖平安”,隐喻持续多年造成大唐社会大动荡的“安史之乱”,只有当叛军头领史思明死亡后,战乱才能彻底平息,恢复社会安宁。

《推背图》第四篇颂语:“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颂语“渔阳鼙鼓过潼关”中的“渔阳”一词 ,是古代地名,此处专指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的策源地渔阳;“鼙鼓”一词,本义是指古代军队打仗时士兵使用击鼓传递作战号令的军鼓,此处专指安禄山叛军;“潼关”,即指古代冷兵器时代护卫长安城(今日陕西西安城)的关隘潼关。“渔阳鼙鼓过潼关”,隐喻安禄山叛军进军首都长安城时一路势如破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占护卫首都长安城的关隘屏障——潼关,占领了长安城。

颂语“此日君王幸剑山”中的“此日”,暗指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后,兵临首都长安城之时;“君王”,此处专指唐玄宗李隆基。“幸”,是指来到的意思;“剑山”一词,暗喻古代地名“剑阁”,剑阁是古代人们从陕西进入四川时必经的咽喉之地。“此日君王幸剑山”,隐喻安禄山叛军兵临首都长安城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带领一部分嫔妃大臣仓皇出逃,前往四川避难途中来到了剑阁一地。

颂语“木易若逢山下鬼”中“木易”一词是一句中文汉字谜语,依照汉字组合法推断,将“木”和“易”两个汉字合为一体,谜底即为繁体汉字“杨”,此处暗指贵妃杨玉环;“山下鬼”三字也是一句中文汉字谜语,依照汉字组合法推理,将“山”和“鬼”两个汉字上下相叠加,谜底即为汉字“嵬”,此处暗指位于大唐首都长安城远郊地区的马嵬坡一地。“若逢”,是指如果来到的意思。“木易若逢山下鬼”,暗喻大唐王朝贵妃杨玉环如果来到马嵬坡一地时,必将遭遇意外之灾。

    颂语“定于此处葬金环”中的“定于”一词是肯定语气词,是指必然的意思;“此处”,专指马嵬坡一地;“葬”,是指埋葬人的尸体;“金环”一词,暗喻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贵妃杨玉环。在中华文化特殊语境中,“金”和“玉”两个汉字可以通用,相互代替。“金”和“玉”两个汉字意思相同,都是指价值昂重的物品,常常在一起并用,比如成语“金玉满堂”,象征一个家庭财产富有。“定于此处葬金环”,隐喻大唐王朝贵妃杨玉环如果来到马嵬驿一地时,必将丧命,葬于此地,这是天意,命中注定,是无法逃脱的人生宿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