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与天书
2018-05-11 10:25:40
  • 0
  • 0
  • 0
  • 0

周文王始祖后稷,名为弃,是黄帝的玄孙,帝喾(高辛氏)嫡长子。弃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名为姜原。姜原是喾帝的妻子。

远古传说中某一年的仲春时节,年轻的女子姜原踏青春游来到了郊外,猛然间看见一个巨人的足印。顿时,女子姜原春心荡漾,心里感到十分喜悦,不由自主地想用自己的脚践踏巨人的足迹。姜原的脚刚一踏上巨人的足迹,她的身体就开始剧烈的震动,像是被电击中一样,感觉到自己的腹中有了一个东西,好像怀孕了一般。

令人不可思议地奇迹发生了!女子姜原脚踏巨人足迹后怀孕了! 姜原怀胎十个月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母亲姜原认为儿子不是人世间男女两情相悦交媾正常怀孕生育的孩子,没有父亲,是无父之子,不吉利,便把刚出生的儿子抛弃到一个狭小的街巷里。可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所有从这条街巷中走过的牛和马都自动地躲避开婴儿,不去践踏婴儿的身体。在一旁观察的母亲姜原,又把儿子丢弃到树林中。恰巧,此时的树林中突然来了许多人,看到了姜原和她的孩子。无奈,姜原又抱起儿子,将儿子丢弃到一条结冰的水渠上。这时,从天空中飞来许多鸟儿,用它们的羽翼为婴儿覆盖,为婴儿的身体保暖,不让婴儿冻死。母亲姜原看见这种令人诧异的现象后,认为儿子不是人世间的凡人,是天神赐给自己的儿子,是上天之子,冥冥之中的神灵时刻都在保护和庇佑自己的儿子。于是,姜原放弃了丢弃儿子的想法,将儿子抱回家里抚养长大成人。因为母亲姜原最初想要抛弃自己所生的这个儿子,不想要这个孩子,母亲便给儿子起了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名字,名为“弃”。

男孩弃自幼就与众不同,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才能,头脑聪慧,志向高远。幼童弃在玩游戏时,喜欢在土里种植麻和菽,长势都很好。弃长大成人后,一心专注耕种农作物庄稼,经常观察分析土壤里适宜种植产量高收成好的粮食品种,尝试种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粮食,比较不同粮食品种之间的产量、生长周期以及播种、施肥、除草、收获的时间,掌握了农作物粮食种植方面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技能。弃善于甄别挑选优良的粮食品种进行种植。弃种植的五谷杂粮产量高,年年获得丰收,家中粮食满仓,五谷丰登。方圆百里的乡亲们听说弃拥有种植农作物粮食获得丰收的非凡本领后,纷纷来到弃的住处登门求教,向弃学习种植农作物庄稼的知识技能。弃是一位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将自己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的粮食种植知识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耐心教导民众耕种庄稼,使乡亲们种植的粮食产量迅速地增长,都获得了丰收。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尧帝听说弃的事迹后,就任命弃担任部落联盟中负责农业生产的主管官员。弃是一位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主管农业生产工作后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工作卓有成效,黄河流域地区华夏族先民种植的农作物庄稼连年获得丰产丰收。

十几年后,接替尧帝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对部族民众们说:

“弃是华夏民族的有功之臣。当华夏族的子民们遭遇自然灾害面临饥荒挨饿受冻的时候,弃作为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带领人们依照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冷暖变化的气候,适时播种五谷杂粮,依照节令对庄稼进行施肥除草收割,使农作物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华夏族数十万男女老幼都能够吃饱肚子,不用忍饥挨饿,过上了丰衣足食安稳无忧的生活。”

于是,舜帝把弃封在邰地,赐名为后稷,别姓姬氏。时至今日,炎黄子孙公认弃是华夏民族开始尝试种植农作物稷和麦的第一人,名垂青史。

周文王是弃的后代玄孙,名姬昌,后人尊称他为西伯。西伯是商王朝的诸侯,继承了先祖后稷的爵位和封地。西伯遵循先祖后稷、公刘的教导,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带领封地内的民众大量开垦荒地,鼓励人们种植农作物粮食,使封国的民众过上了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生活。西伯继承远古圣人古公、公季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礼贤下士,华夏九州各地的贤能之士纷纷前来归顺他。古代贤士伯夷、叔齐隐居在孤竹地区,听说诸侯西伯施行仁义道德济困扶危,帮助孤寡病残无助的民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便一同前往投奔西伯。西伯统治管辖的周国国力日益强盛。

商王朝奸臣崇侯虎在国王纣面前诋毁西伯说:“周国诸侯西伯积累善德,蛊惑人心,四方诸侯都尊崇他。长此以往下去,诸侯西伯的力量将会日益增强,会对大王您的统治权力构成威胁。”生性多疑暴虐的纣王听信了大臣崇侯虎的谗言,怀疑诸侯西伯有犯上不轨之心,便派兵逮捕了西伯,把西伯囚禁在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

西伯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监牢期间,将远古圣贤伏羲氏所画的八卦图推衍增加为六十四卦图。《史记*周本纪》:“西伯******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日者列传》:“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

周国大臣闳夭等人担忧国君西伯的性命不保,便花费重金购买了骊戎国的骏马三十六匹、有熊部族的九辆驷车及有莘部族的美女和许多珍宝物品,通过商纣王的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纣王,请求纣王饶恕西伯的罪过。贪财好色的纣王收到礼物后大喜,对朝廷大臣们说:“仅这一个美女就足够了,何况还有如此之多的宝物呢!”于是,纣王下令赦免了诸侯姬昌(西伯)的罪过,释放了他,并赐给他弓箭斧钺,赋予国君姬昌征伐叛逆贼子的权力。纣王对大臣们说:“诋毁西伯的,是崇侯虎。”西伯幸免于难,顺利地回到封国周地,将自己演绎伏羲八卦图为六十四卦图的成果传给儿子周公。 天书秘笈《易经》最早出现在远古神农时期。当时,中华文明还处在萌芽阶段,文字尚未出现,先民们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口头语言和图画。神农时期出现的《易经》只是八幅图画,远古传说中原始《易经》八卦图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氏所画,史称《连山易》,是《易经》最早的版本。数千年后的圣人黄帝,对《连山易》八卦图进行创新完善补充,诞生了《易经》书籍的第二个版本《归藏易》。商王朝末期,周文王对《易经》八卦图进行多年的研究分析,大胆革新,将《易经》八卦图演绎成为六十四卦图,并撰写了卦辞,传授给儿子周公。周文王之子周公为《易经》撰写了爻辞。《易经》的彖辞、象辞、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相传是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学者孔子所著。周王朝末期,诞生了《易经》一书的第三个版本《周易大传》,是中华古代众多先贤智者智慧集合的结晶,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春秋战国时期诞生出现的诸子百家学说皆渊源于《易经》。

《易经》八卦图,从表面上看只是几种简单的符号,没有确定的具体含义,却可以表示宇宙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事物,变幻无穷,神妙莫测。《周易大传》一书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象、数三部分。象和数,主要是阐述占卜预言时使用的技巧方法,是中华民间社会中行走江湖的算命术士占卜时惯常使用的知识。

《易经》六十四卦图,每一卦都有六爻。爻是指相交的意思,是指六爻之间彼此相互连接,不可分割。爻辞,是关于爻的文字说明。《易经》最初的作用是专门记述卜筮知识的书籍,是人们占卜预测时使用的书籍。八卦图是中华先人用来占卜预言未来社会人事吉凶变化的一种工具。

《易经》一书概括了宇宙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三个普世规律的特点:

一是变易。宇宙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事物发展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是简易。宇宙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事物的表面现象复杂多变,令人眼花缭乱,雾里看花,难辨事实的真相。当地球人类掌握了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后,人们认识宇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就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三是不易。宇宙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时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中,不会静止不变。因此,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研究《周易》的学术,被人们称为易学。从汉代开始,由于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易经》被人们列为五经之首,正式形成了专门研究《周易》一书的易学。两千多年来,众多的易学家们通过对《周易》内容的不同解读,形成了观点各异的学术流派,易学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周易》这部最古老的中华典籍能够长期流传,对中华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西方学者把《易经》和《周易大传》视为中华文化智慧之源,称赞《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本。

《易经》是中华文化奠基之书,其后产生的中华巫术、推命术、相术、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象数学、奇门遁甲术、占星术、堪舆学等众多的学术流派,均渊源于易学。中华易学分为取象说和取义说,取象说发展成为易学象数派,取义说发展成为易学义理派。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